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袁野)10月26日,美国海军“尼米兹”号航母接连两架战机失事,引发连锁反应。据美联社报道,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27日乘“空军一号”前往东京途中谈及此事,称这两起坠机事件“非常罕见”,并根据五角大楼的初步简报推测“劣质燃料”可能是肇因。他强调,调查仍在进行,“我们会查清楚的,没什么可隐瞒”。
被问及是否存在人为破坏时,特朗普回应称“我认为没有”。
此后,美国海军方面表示,受污染的燃油确实是主要的推测方向;5名机组人员全部获救,印证了应急响应机制的高效性。
在美国国内,公众反应呈现出“如释重负”与“隐忧”交织的态势。
美联社和雅虎新闻网等媒体强调此类事故“实属罕见”,对美国海军的战备状态表示担忧。众多美国民众,尤其是退伍军人及军属,通过社交媒体发文赞扬船员的坚韧精神,祈祷飞行员们平安归来。但更多的网友对价值上亿美元的战机损失感到沮丧,对美军高层“过度调遣”部队的做法提出质疑。
在美国社交媒体平台上,各类阴谋论如影随形。有帖子揣测坠机是因为其他国家的“电子干扰、无人机或破坏手段”,称有人用“先进干扰技术”制造了“神秘的下沉气流”,还警告“若飞得太靠近中国,你的飞行甲板就会被瘫痪”。
部分美国网民批评海军的处理方式,称其为“丑闻”,将其与近期美军领导层的变动相关联。有帖文将事故归咎于特朗普政府解雇女性海军作战部长,称此举已导致多起损失。还有言论调侃美军“陷入混乱”,或讽刺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。
许多保守派网民将事故归咎于民主党政府力推的“多元、平等和包容”政策,部分极右翼网民甚至援引“深层政府”破坏论,将坠机事件描绘成美国内部势力“拆台”特朗普、削弱美军力量的行动。某条广为流传的推文更将其定性为“蓄意破坏”,称有人给燃料“注水”或是破坏了航母甲板,是“精心策划的打击”。
在太平洋彼岸,中国政府以人道主义姿态与尖锐批评并举的克制姿态作出回应。
10月2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发言人郭嘉昆提及相关报道,表示“如果美方提出,中方愿意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,向美方提供必要的协助”。但他强调,美方有关军机是在南海开展军事演练时坠毁的,美方频繁派遣军舰、军机到南海炫耀武力是引发海上安全问题、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源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